欢迎访问,中国(郑州)国际电池储能产业博览会(河南电池储能展)官方网站!

中国(郑州)国际电池储能产业展览会 位置图标 2026年4月16日-2026年4月18日 郑州·中原国际会展中心(航空港)

国家能源局披露!2025上半年新型储能新增13GW/32GWh、同增超62%!

7月31日上午,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2025上半年新型储能最新进展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到94.91GW/222GWh,较2024年底增长约29%/32%。

根据国家能源局历次披露数据,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约21GW/54GWh,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3GW/32GWh同比增长超62%。

(数据来源:国家能源局    制图:北极星储能网)

(数据来源:国家能源局    制图:北极星储能网)
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从最新数据来看,南方地区增速较快,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15.4%,已经从2024年底的全国第四位提升至第三位。

据电网公司初步统计,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570小时,同比增加超过100小时。江苏、山东、云南先后开展全省新型储能电站用电高峰期间集中调用,最大放电功率分别达714万千瓦、804万千瓦、474万千瓦,调用同时率达到95%以上,发挥了重要的顶峰保供作用。

另外,国家能源局表示,2025年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,扎实开展“十五五”新型储能实施方案研究编制,做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攻关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工作。

《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(2025)》

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:近年来,我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,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作用日益凸显,有力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,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。为加强行业发展引导,服务“双碳”战略实施,我局于近期组织编制《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(2025)》,已经在现场提供给各位记者朋友,发布会后将在国家能源局门户网站公开。下面,我作一下简要介绍。

《报告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:

一是从政策体系、装机规模、应用场景、技术创新、产业发展、标准体系等方面,系统总结2024年国内外新型储能发展情况。

二是从科学谋划发展、健全市场机制、加大技术攻关、促进作用发挥和巩固产业优势等方面提出2025年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展望。三是系统梳理2021-2024年新型储能主要政策、技术创新和示范工程等大事记情况。

总体来看,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的“四梁八柱”初步构建,新型储能产业稳步发展。截至2024年底,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/1.68亿千瓦时,装机规模已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%。新型储能技术路线“百花齐放”,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,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,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。

一是我国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体系持续完善,陆续出台《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》《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(2024-2027年)》《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等多项政策文件,健全电力市场机制,引导科学发展。

二是新型储能应用效果逐步显现,2024年全年新型储能调用情况相较2023年大幅提升,浙江、江苏、重庆、新疆等多省(区)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到1000小时以上,成为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的重要手段。迎峰度夏期间,新型储能充分发挥“超级充电宝”功效,为顶峰时段电力保供贡献了关键力量。

三是技术创新实践迈出坚实步伐,202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56个新型储能试点项目,涵盖十余种技术路线,多个试点项目为国内首次工程应用,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,有力促进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突破。与此同时,12个新型储能项目入选为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的依托工程,为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落地转化提供了应用场景。

四是标准体系持续健全,2024年超过20项电化学储能标准发布实施,多项标准立项,覆盖规划设计、接入电网、运行控制、检修试验、后评价等多个环节,我国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。

2025年,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谋局开篇之年,更是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不断突破、管理体系逐渐完善、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。国家能源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,扎实开展“十五五”新型储能实施方案研究编制,做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攻关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工作,为实现“十五五”良好开局打牢基础。

对于今年上半年新型储能进展和成效,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,当前,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,系统调峰、电力保供压力不断增大,发展新型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客观需要。

2025年上半年,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。从装机规模来看,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/2.22亿千瓦时,较2024年底增长约29%。其中,内蒙古、新疆装机规模超过1000万千瓦,山东、江苏、宁夏装机规模超过500万千瓦。河北、浙江、云南、甘肃、广东、安徽、广西、山西、湖南、河南、湖北、青海、贵州等13省区装机规模超过200万千瓦。

分区域来看,华北、西北、南方地区是上半年新型储能主要增长区,占全国新增装机80%以上。其中,华北、西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分别占全国29.7%、25.7%,占比与2024年底相比基本保持稳定。南方地区增速较快,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15.4%,与2024年底相比增加3个百分点,主要原因是广西、云南等水电占比较高、调节资源相对充裕的省份,由于新能源快速发展,调节能力逐步趋紧,新型储能发展需求不断增加。此外,华东、华中、东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分别占全国16.6%、12.2%、0.4%。

从调用情况来看,据电网公司初步统计,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570小时,同比增加超过100小时,浙江、广东、甘肃、新疆等多省区及河北南网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半年调用情况良好,等效利用小时数超过600小时,新型储能调节作用进一步发挥。七月份以来,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,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,新型储能为电力保供做出积极贡献。其中,江苏、山东、云南先后开展全省新型储能电站用电高峰期间集中调用,最大放电功率分别达714万千瓦、804万千瓦、474万千瓦,调用同时率达到95%以上,发挥了重要的顶峰保供作用。

下一步,国家能源局将认真贯彻落实“四个革命、一个合作”能源安全新战略,进一步拓展新型储能应用场景,提升调度运用水平,加快完善市场机制,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


快速导航

展位预定
观众登记

参观时间

日 期 时 间
2026年4月16日,星期四 09:00-17:00
2026年4月17日,星期五 09:00-17:00
2026年4月18日,星期六 09:00-15:00

关注公众号

微信二维码

关注公众号

联系我们

手 机:177 2972 9055

电 话:+86 010-8648 7300

邮 箱:http://www.qgexpo.cn

地 址:郑州·中原国际会展中心(航空港)

在线客服咨询